使用非推荐词,究竟算不算错别字?
异形词整理工作国家语委1999年正式立项,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课题组在“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方针指导下,从搜集到的近两千组异形词中,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较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异形词,作为第一批整理对象。现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正式发布,郝铭鉴同志要我谈谈此项工作有关情况和个人的一些体会,以便同广大读者沟通,一起来做好这件工作。
一、为什么要整理规范异形词?
在1986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就确定了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要以促进语文规范化、标准化作为中心工作。在以后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同志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再次充分肯定了上述方针,并深刻地指出,语文规范化工作同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和高新科技的发展、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紧密相关。遵照中央关于语文工作的总方针,1992年国家语委“八五规划”决定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时,异形词的处理和规范问题就提上了词典编写组的议事日程。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异形词严重地干扰了汉语书面语言的统一和规范。所谓异形词就是音同、义同、用法也完全相同,但写法却不同的一组词,如“笔画、笔划”“身份、身分”“交代、交待”。让这种情况继续存在和泛滥,不仅增加学习和使用人的负担,有时还会造成混乱。
以高考来说,1999年曾经有一组纠正词语中的错别字的试题,学生却把不同写法的异形词认为错别字,而放走了真正的错别字(见《语文月刊》1999年12期)。更严重的是,在某市的政法权威部门的一张严打“通告”中,使用了六次“交代”,竟然三次作“交代”,三次作“交待”。人们要问,它们是一个词还是不同的两个词。如果是一个词,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写法;如果是两个词它们的意义有什么不同?于是有人推测,是否今后坦白交代应用“交代”,抗拒交代应用“交待”。因为后者还在等“待”观望没有交代嘛!这自然只能看作笑话,但异形词造成的消极影响可见一斑(见《咬文嚼字》1996年8期),说明异形词已经到了非规范不可的地步。
二、异形词整理工作是怎样进行的?
异形词整理规范课题立项后,成立了由五位顾问和数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首先是全面搜集有关研究的文章和具体的异形词资料。认定异形词不能凭主观感受,必须根据权威的语料。所以我们确定以《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辞海》等工具书为根据,从这些书中搜集他们认定的异形词。从所搜集到的近两千组异形词中,筛选出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的1500多组作为整理对象。
什么是异形词,怎样认定异形词,如何整理规范异形词,在学术界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意见。为了集思广益,取得最大的共识,课题组在研制中召开过两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就是异形词这个名称,原来有叫异体词、多形词等争论,最后大多数专家认为用异形词比较合适。在规范整理的标准上,更是众说纷纭,可归纳出十多种原则和标准。后来我们择选众长,制定了便于操作的三项原则,即通用性原则、理据性原则和词汇的系统性原则。
根据语言约定俗成的特点,我们认为在一组异形词中,选取某种写法作为推荐的规范词形,首先要考虑通用性原则。既然使用语言的大多数人认可了那种写法,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即使想改变往往也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按通用性原则选取的异形词,经考察大多符合理据性原则,说明群众的选取并非随便的,其中蕴含着某些积极的因素。要使通用性具有科学性,必须用大量语料进行词频统计,使通用性量化。于是我们用《人民日报》1995—2000年6年报纸作语料,进行词频统计。我们选用《人民日报》是因为它是综合性的报纸,语言合乎现代汉语规范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为现代汉语书面语的语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为了保证词频统计的准确性,并逐条进行人工干预,尽可能排除电脑统计的误差。部分异形词还用《人民日报》1987—1995年语料以及1996—1997年的66种社会科学杂志和158种自然科学杂志的语料进行了抽样复查。比如“毕恭毕敬(24)——必恭必敬(0)”这一组词(词后括弧内数字表示词频,下同),从源头来看,“必恭必敬”出现较早,但此成语在流传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由“必定恭敬”演变成“十分恭敬”,理据也有了不同。从目前的使用频率看,“毕恭毕敬”通用性强,故以“毕恭毕敬”为推荐词形。
某些异形词词频无显著性差异(我们认为至少在一倍以上才算显差),难以依据通用性原则确定取舍,则从语言发展的理据性角度推荐一种较为合理的词形,以便于理解词义和方便使用,这就是理据性原则。如“规诫(1)——规戒(2)”,“戒”“诫”为同源字,在古代二者皆有“告诫”和“警戒”义,因此两词形皆合语源。但现代汉语中“诫”多表“告诫”义,“戒”多表“警戒”义,“规诫”是以言相劝,“诫”的语素义与词义更为吻合,故以“规诫”为推荐词形。
词汇内部有一定的系统性,在整理异形词时要考虑同语素系列词用字的一致性,同一个语素用同一个汉字书写,这就是系统性原则。如“侈靡(0)——侈糜(0)”,“靡费(3)——糜费(3)”,根据使用频率和理据性,难以确定取舍。但该系列的异形词“奢靡(87)——奢糜(17)”,前者占有明显的优势,故整个系列都确定以含“靡”的词形为推荐词形。
以上三条原则只是异形词取舍的三个主要侧重点,具体到每组词有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决定取舍。比如“标志、标识”我们选取“标志”为推荐词形,除别的原因外,很重要的是“志”只有一个读音。如选“识”,就形成两个读音,在“标识”中容易误读为shí,群众使用不便。在决定推荐词形时,还考虑到《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在社会上使用多年,且编纂时经过认真推敲,因此这一次公布的推荐词形尽量与这些权威工具书保持一致。但也有一些异形词经过大量词频统计,发现社会的实际使用与《现汉》等工具书的标准不尽一致。在有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此次公布的某些异形词与《现汉》不同。这种情况在全部338组词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如“掺假—搀假”“掺杂—搀杂”在《现汉》中以“搀假”“搀杂”为主条,以“掺假”“掺杂”为副条。但经过大量语料词频统计,发现“掺假”“掺杂”的使用频率占绝对优势,因此在这一次公布的异形词整理表中,也相应地以“掺假”“掺杂”为推荐词形。去年发表在《中国教育报》(2001-7-31)和《语文建设》(2001-11)上征求意见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中,有429组异形词,为了取得最大的共识以便于推行,我们将暂时认识还不完全一致的异形词先不列入,下一批再研究整理。所以这次只公布了338组,这也是为了更充分体现通用性的整理原则。
此外,目前社会上和某些工具书中还存在一批含有非规范字(即国家早已废止的异体字或已简化的繁体字)的异形词,造成书面语使用中的混乱。这次选择了44组列为附录,明确作为非规范词形予以废除。
三、这次整理异形词为什么使用推荐性标准?
在公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明确写着,“本规范是推荐性试行规范”。正是由于这种“推荐”性试行标准以前很少使用,去年12月29日,京城某媒体的相关报道对此严重曲解,以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混乱。该报没有正确理解“推荐性标准”的含义,造成错误的报道。该报把“牛仔裤”写成“牛崽裤”、“仔细”写成“子细”、“计划”写成“计画”作为副题,用“这么写不再算错字”作大标题,作为当天该报头版头条新闻,在读者中引起了混乱和很大不满。许多读者给国家语委有关部门打去电话,对此提出批评和质疑。此后许多媒体纷纷发文对该报的报道作了批评和澄清,该报第二天在头版上做了更正。这除了该报某些同志不负责任地爆炒新闻外,也在于大家对推荐性标准比较陌生。
制定《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其本意恰恰是为了规范异形词的使用,告诉大家什么是推荐的规范的用法,什么是不推荐的不规范的用法,而绝不是告诉你这个也可以用,那个也可以用。至于异形词本身,原本客观存在,并不是什么人刻意制造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现在使用某种写法不再算错字的问题。
那么,既然是制定规范,为什么用“推荐性”标准,而不用强制性标准呢?这是因为语言中语音、文字、词汇,它们的规范性质是不完全一样的。对于文字、语音,我们国家曾有过很多强制性的规范标准,惟独词汇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公布过这方面的规范标准,这一次算是第一次。因为和语音、文字比较起来,词汇变化非常快,加之汉字往往一音多形、一形多义等特点,语言使用者又有个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使用习惯,在书面语中异形词的产生有比较复杂的现实和历史原因,不是用非此即彼的办法可能解决的。正因为词汇有这样的复杂性,很难像文字、语音那样硬性规定用哪个,不用哪个,即使硬性规定也不一定好推行。
有人就这样提出问题:如果我就是不按照推荐的用法使用异形词,那算不算错?从现在看应该说不能算错,但却严重地忽视了语言的规范性和群众性。我们制定推荐性的规范标准,是从一组异形词中选优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大家都来使用规范的用法,而把不推荐的用法逐渐淘汰掉,以促进汉语书面语言的规范化。
事实上,对异形词的规范,以往的辞书编纂者们也是作过努力的。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对异形词正条释义,后注“也作××”,副条不释义,后注“同××”,就是意在倡导读者使用正条,不使用副条。而这一次公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明确指出了哪些词是推荐用法,其规范力度显然是大大增强了。而且《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系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其权威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语言原本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真正的规范要在大家的使用中形成。现在,国家既然对异形词的规范作出了明确的引导,我们大家在今后的使用中,特别是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就应该加强规范意识,自觉带头执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规范意识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不规范的异形词逐渐被社会淘汰的时候,制定一个更明确的、强制性的异形词使用标准也许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这也正是语言文字规范化追求的目标。
来源丨《编辑学刊》2002年01期,原名《我们是怎样整理异形词的》
作者丨 李行健 异形词整理课题组组长
排版丨木铎君
木铎说
从上文,我们了解到《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是权威规范性文件,编辑必须严格使用表中的338个推荐词形,如果使用表中的非推荐词形就算错别字。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出台后,第二批一直没有出台,还有很多异形词没有被确定哪个是首选,如“辞藻”“词藻”。这种未收进整理表的异形词,《现汉》给出了推荐词,但是因为大众使用频率的变化,这类推荐词经常发生变化,这也是编辑头疼的地方。
对于这类没有被规范固定下来的异形词,编辑如果使用了非推荐词,是否应当算错别字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留言点赞前三名,可以获得木铎智库第2辑《国外大学出版发展与借鉴报告》一本,时间截至7月6日。